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100301968822944/posts/199805815539225/
倫敦的鐵路系統除了上文所述的地鐵、輕鐵/電車及吊車外,國鐵(National Rail)火車亦是倫敦交通之重要組成部分,於外圍地區尤其重要。
倫敦作為英國的首都,早於19世紀已經設有鐵路前往全國不同地方,而這些鐵路亦成為了倫敦周邊地區居民前往首都的重要途徑,至今不變。
與世界其它地方不同,倫敦沒有一個中央火車站,因為在一個已經發展成熟的市中心騰出空間興建大型火車站是相當昂貴的,亦可能導致擠塞,故當時被認為沒有必要,故此,由倫敦來往全國各地的火車路線,都各自有自己的終點站,位於當年倫敦市中心的外圍,而後期興建的都會鐵路(即地下鐵)則提供了連接各終點站的途徑。現時倫敦市中心有十多個互不相連的倫敦終點站(London terminals),每個終點站服務不同的路線。例如西南主線的終點站為倫敦窩打老(London Waterloo),服務禾京(Woking)、修咸頓(Southampton)、般尼茅夫(Bournemouth)及韋茅斯(Weymouth)等西南地區,而白禮頓主線於倫敦市內設有兩個分支,終點站分別為倫敦維多利亞(London Victoria)及倫敦橋(London Bridge),服務格域機場(Gatwick Airport)及白禮頓(Brighton)等南部地區。由於興建火車總站須佔用大量土地,居民被迫遷移,故當年火車站週邊地區成為了貧民區,但到了現代,由於火車總站極具商業價值,故很多火車站已經被現代化成為大型商業區,設有豪華辦公室大樓,例如倫敦橋火車站就與辦公大樓融為一體。而現時於倫敦市中心唯一連接不同終點站的鐵路線稱為泰晤士連線(Thameslink),連接南方的倫敦黑衣修士(London Blackfrair)站及北方的倫敦聖潘克拉斯(London St Pancras)站,而於2022年落成的橫貫鐵路(Crossrail)則提供一條東西向的連接線,連接倫敦百靈頓(London Paddington)與倫敦利物浦街(London Liverpool Street)兩個終點站,並於法靈頓(Farringdon)站與泰晤士連線交匯,令兩條連線於倫敦市中心提供一個十字組合。
前文曾經提過,在英國乘搭火車是極其複雜的事情,倫敦亦不例外,因為火車沒有路線編號,亦並非全部班次站站停。大不列顛的國鐵由多間不同火車公司經營,服務不同地區,例如西南鐵路(South Western Railway)由倫敦窩打老出發,沿西南主線服務西南地區;大西部鐵路(Great Western Railway)由倫敦百靈頓出發,沿西部主線服務來往布里斯托(Bristol)的路線;東南鐵路由倫敦查令十字(London Charing Cross)、倫敦景隆街(London Cannon Street)或倫敦維多利亞(London Victoria)出發,服務來往根德郡的路線,亦經營由倫敦聖潘克拉斯出發,英國唯一高鐵路線「1號高速鐵路」的國內服務。
倫敦的地鐵圖上面並沒有顯示國鐵火車路線,再加上其票價差異,實際上令國鐵於倫敦交通局眼中變成「二等公民」,但當中有兩個例外,分別為倫敦地上鐵(London Overground)及倫敦交通局鐵路(TfL Rail)。這兩個機構在國鐵系統內均是「火車營運公司」(train operating company),與西南鐵路、東南鐵路、南方鐵路等有相同地位,而國鐵車票亦互相通用,但是在倫敦交通局,這兩個「自家經營」的火車公司則視為獨立的交通模式,在路線圖上與其它國鐵分開顯示:
- 在地鐵圖內,這兩個公司的火車路線會顯示出來,其覆蓋範圍甚至遠至雷丁(Reading)。這裏你沒有看錯,雷丁這個遠離倫敦的地方的確出現在倫敦地鐵路線圖內。而其它公司的火車路線,除了在2020年因社交距離措施而希望分流乘客的泰晤士連線外,並不會顯示在地鐵圖內,而只會在轉乘站以國鐵標誌顯示。
- 在單一路線圖內,倫敦地上鐵及倫敦交通局鐵路的轉線站會像其它地鐵路線、電車及碼頭區輕便鐵路一樣方式顯示,但轉乘其它公司的火車路線的轉乘站則會以國鐵符號顯示。
- 乘搭倫敦地上鐵及倫敦交通局鐵路的收費基準與乘搭地下鐵及碼頭區輕便鐵路一致,尤其於非繁忙時間2-6區內均設有特平收費,但乘搭其它國鐵則有另一套收費基準。
- 只有倫敦地上鐵服務的國鐵車站,其入口亦沒有顯示國鐵標誌,只有倫敦地上鐵標誌。
這樣的實際效果是令乘客混淆究竟倫敦地上鐵是不是國鐵的一部分,而實際上,倫敦地上鐵的確是國鐵的一部分,所有國鐵車票及規則均適用於倫敦地上鐵(例如倫敦地上鐵車站的售票機可出售通往全國各地的車票,甚至流浪者車票,而地下鐵車站則不能),只是倫敦交通局試圖將其包裝為不同的鐵路系統。
至於倫敦地上鐵的歷史則要追溯到2003年。上文提及在英國乘搭火車是極其複雜的事情,其資訊混亂,沒有劃一標準,令乘客難以使用。由於倫敦南部地下鐵覆蓋不理想,但有多條國鐵路線途經,倫敦交通局為了鼓勵乘客使用國鐵,於是出資改善車站,將倫敦南部的國鐵路線包裝為「地上網絡」(Overground Network)品牌,但這只是一個市場品牌,並沒有任何監管或經營鐵路服務的權力。最終這個品牌於2006年宣告死亡,而倫敦交通局於2007年開始營運現時的「倫敦地上鐵」(London Overground),接管了銀連鐵路於倫敦北部部分路線的專營權,後期更接管了多條倫敦市內火車路線的專營權而擴展其網絡。倫敦地上鐵由倫敦交通局批出營運權(concession)給公司營運,公司只收取服務費,以提供倫敦交通局要求的服務水平,並不直接收取車費及承擔商業風險,而所有市場推廣及營運安排都是由政府直接負責,這與專營權(franchise)不同。而倫敦交通局更於2016年提出將現時的倫敦地上鐵擴展為倫敦近郊地鐵(London Suburban Metro)的計劃,於將來接管原由東南鐵路等經營,來往倫敦及週邊地區的各站停車路線,變成一個類似歐洲其它國家的近郊鐵路,例如德國的S-bahn、瑞典的pendeltåg之類的系統。
而倫敦交通局鐵路(TfL Rail)則是近年新設的火車營運公司,為橫貫鐵路計劃的產品。橫貫鐵路落成後,其列車服務會來往雷丁(Reading)及仙菲爾德(Shenfield)並各站停車,並由倫敦交通局以營運權之方式委託公司經營。該營運權於2014年由「党铁」投得,為期8年並可再延續2年,並接管了原有大盎格利亞(Greater Anglia)及大西部鐵路的各站停車服務。現時倫敦交通局鐵路分兩段經營,分別為雷丁來往倫敦百靈頓,以及倫敦利物浦街來往仙菲爾德,並設有支線來往希斯路機場(Heathrow Airport),於將來橫貫鐵路落成後就會連成一線,並改稱伊莉莎伯線(Elizabeth Line)。